阿里巴巴午后開盤直線日以來新高,市值超5.5萬億港元。據媒體稱,今日上午,馬云通過視頻連線名鄉(xiāng)村教師“云”見面,并線上講話,他說:“等疫情過去了,我們再見面!”這是馬云在公眾場合“消失”兩個多月后首度現身。
隨后,阿里集團內網也發(fā)布了一篇帖子――《臘八節(jié)和老師們有個約定馬老師來赴約了》?!榜R云公益基金會”也向記者證實了此事?;饡撠熑朔Q,自2015年起,每年臘八節(jié),基金會都在海南三亞舉行“馬云鄉(xiāng)村教師獎頒獎典禮”。不管多忙,馬云都會到場給獲獎的鄉(xiāng)村教師、校長頒獎——這是馬云和鄉(xiāng)村教師們的“約定”。今年,受疫情影響,頒獎典禮首次由線下改為線上,馬云也準時出現在線日周二,國際信用評級巨頭標普發(fā)布報告,預計中國2021年,社區(qū)團購交易額將實現50%到60%的增長。標普在報告中稱,社區(qū)團購是各大電商巨頭打入中國7700億美元生鮮市場的一個新機會,但在這個機會有望帶來強勁收入增長的同時,也需要電商企業(yè)投入巨資,還會壓低利潤率。
騰訊盤中拉升一度漲3.05%至675港元,再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市值超6.47億港元;該股月內已累漲19%。美團一度拉升漲近7%創(chuàng)歷史新高價364.6港元,市值超2.14萬億港元;該股月內已累漲23%。據統計,截至1月19日,南下資金連續(xù)18個交易日凈買入騰訊,共計646.43億港元;連續(xù)10個交易日凈買入美團,共計71.39億港元。
京東港股漲近5%,股價創(chuàng)歷史新高至369.4港元,市值超11000億港元。
踏入2021年第三個交易周,港股主要股指跑贏全球主要市場,引發(fā)內資借道港股通火速“南下搶灘”。1月19日,大批南下資金涌入,香港股市迎來了2015年以來交投最旺的一天。截至收盤,港股全日成交額高達3015.8億港元,其中來自滬深兩地、通過港股通進行的買賣交易額共計990.7億港元,占約三成。市場分析認為,港股連續(xù)兩年跑輸內地股市,出現“價值洼地”,而內地近期則出現公募基金的火爆發(fā)行行情,因此預料“北水南下”將繼續(xù)持續(xù)一段時間。
根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統計,在新年的前12個交易日中,恒生指數、恒生國企指數已分別累漲8.85%、9.27%,跑贏全球主要市場。截至1月19日,日經指數累漲4.33%、上證綜指累漲2.69%、深證成指累漲3.69%,而2020年暴漲的美股亦放緩升勢,在迄今為止的前10個交易日中,美國道瓊斯工業(yè)、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均累漲不到1%。
自2014年11月開通滬港通、2016年12月開通深港通以來,港股通在2020年迎來最旺的一年,全年南下資金帶來的買入凈額為6721億港元。與此同時,恒生指數從5月低位的23000點左右,于年末站上27000點,升幅接近20%。踏入2021年,內地資金繼續(xù)南下,反映市場認為港股仍有“價值洼地”。
瑞信中國證券研究主管黃翔稱,內地股市此前漲得較多,產生溢出效應。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統計,在2019年和2020年,上證指數連續(xù)漲22.3%和13.87%,而深證成指連續(xù)漲44.08%和38.73%,相比之下,由于疫情和社會事件的多重拖累,恒生指數在2019年全年漲9.07%、在2020年全年倒跌3.4%。黃翔又稱,港股的上市標的,對內地投資者來說,無論是從熟悉度還是流動性角度看,都是內地資金出海的首選。
此外,以國企指數為首的港股,從市凈率、股息率等諸多角度衡量,綜合吸引力在全球發(fā)達市場中仍高居第一。記者查詢,截至19日收盤,恒生指數、恒生國企指數的靜態(tài)市盈率為16.83倍、11.81倍,股息率為2.24%、2.62%;滬深300、上證綜指、深證成指的靜態(tài)市盈率分別為20.88倍、18.72倍、33.27倍,股息率也不超過2%。而站在歷史最高位的美股則顯得更“貴”,道瓊斯工業(yè)、標普500、納斯達克指數的靜態(tài)市盈率為25.6倍、30倍、67.88倍,股息率介于0.76%和1.96%。
根據南方財經全媒體統計,1月19日最受南下資金青睞的前五大港股通股票為騰訊、小米、中芯國際、美團、港交所,僅這五只股票的凈流入額已經達到119.2億港元,在全部南下資金中占約45%。
騰訊單只股票的日內成交額超過200億港元,在南下資金“掃貨”同時,亦被獲利盤賣出,收盤微跌0.3%,該股年內已累漲16.13%,最新市值為6.28萬億港元,是港股第一大市值的股票;于15日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而當日大跌10.26%的小米,本周前兩個交易日收復大部分失地,累漲7.17%。中芯國際、美團、港交所均為去年的港股領跑者,在2020年全年累漲85.1%、189.1%、和72.6%的基礎上,三只股票進入2021年幾乎維持每周上升的態(tài)勢,分別累漲幅度已經達到34%、15.75%、9.3%。
與此同時,不少港股的“價值洼地”也受到提振,獲得香港資本和國際資本的青睞。在50只恒生指數成分股中,僅有蒙牛、中國聯通、騰訊、吉利汽車未能獲得收漲,而友邦保險、九龍倉、長實集團、匯豐控股、恒隆地產、新鴻基地產等港人愛股均升逾2%。
市場分析認為,近期內地公募基金的熱賣,將為港股通提供充足的彈藥。有關統計顯示,今年以來,內地新基金發(fā)行持續(xù)火熱,不僅發(fā)行規(guī)模大幅超越去年同期,“一日售罄”的“爆款”基金以及首募規(guī)模超百億元的基金也頻繁出現。有市場消息稱,在1月18日進行首日募集的易方達競爭優(yōu)勢,全天募集規(guī)模超過1500億元,而該基金募集上限僅為150億。根據同花順數據,今年以來發(fā)行額超過100億元的基金已多達8只。天風證券報告稱,預計今年1月基金發(fā)行規(guī)模將遠超2015年和2020年創(chuàng)下的月度高峰。
中金公司指出,由于內地的家庭資產配置趨于多樣化、公募基金的發(fā)行增加,以及香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不斷壯大,預計未來3至5年內,內地每年將有約2000億至4000億港元流入香港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