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南網8月1日訊(本網記者盧金福)今日上午,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新聞發(fā)布會。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董碧仙介紹了2022年以來全省法院勞動人事爭議審判工作情況。2022年以來,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勞動爭議(含人事爭議)案件24180件,審結21859件,審結率90.4%,其中以調解、撤訴方式結案7353件,經一、二審審理后當事人服判息訴率達96.14%,審判質效良好。
據介紹,當前,案件呈現訴訟主體廣泛,訴訟主體涵蓋各類勞動者和各行各業(yè)用人單位。隨著新業(yè)態(tài)經濟的快速發(fā)展,依托互聯網平臺勞動用工引發(fā)糾紛增多。爭議訴求復雜,在受理的一審案件中,單一訴求的案件占比25.39%不到三成,七成以上案件訴求呈現復合性特點,有的案件訴求多達十余項。糾紛焦點突出,案件糾紛主要集中在違法解除勞動合同、拖欠勞動報酬、勞動保險待遇等三大領域,案件占比達50.67%。同時呈現多元化趨勢,如勞動報酬糾紛中,除正常工資的欠薪外,還涉及績效工資、年終獎、銷售提成、股息分紅等激勵性報酬爭議。案件分布集中,從訴源案件看,全省法院共受理一審案件17442件,其中福州、廈門、泉州三地案件數量為11734件,占比達2/3,與三地經濟發(fā)展活躍、中小微民營企業(yè)多、用工數量大等因素緊密相關。
董碧仙表示,省高院聚焦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,在案件糾紛重點行業(yè)領域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化解工作,構筑基層解紛服務網絡,推進線上解紛實質化運用,切實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在源頭一線年以來,全省法院訴前調解勞動爭議6522件。全省法院均成立維護職工權益合議庭或審判團隊,部分法院還設立勞動法庭,集中審理勞動爭議案件,出臺相關工作規(guī)范,統一裁判尺度,促進案件審判提質增效。
同時,根據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(yè)的勞動者大量增加,已達退休年齡仍在工作的老人成為靈活就業(yè)重要群體等突出問題,省法院開展重點課題調研活動,加強審判指導。泉州中院設立新業(yè)態(tài)勞動者權益保障司法協同基地,三明中院出臺《三明市企業(yè)勞動用工規(guī)范指南》等,為爭議雙方提醒支招,促進案結事了人和。暢通綠色通道,在全省法院組織開展“千名執(zhí)行干警進千企”活動,就地及時兌現權益。加強法律釋明、開展訴訟指導,強化方便訴訟措施、落實司法救助政策,讓權益受侵害當事人打得起、打得贏官司。
省法院與省總工會等部門聯合出臺《關于加強職工法律服務“園區(qū)楓橋”機制建設的意見》,各地基層法院及人民法庭向“園區(qū)楓橋”基地派駐勞動巡回法庭、法官工作室,積極聯動參與“園區(qū)楓橋”職工維權機制建設。省法院與省人社廳聯合轉發(fā)關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訴訟銜接有關問題的意見,提出具體貫徹落實措施。各地法院加強與勞動行政部門協調配合,共同做好維護新冠肺炎康復者平等就業(yè)權益等工作。積極參與最高人民法院“總對總”在線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建設,推進完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與我省工會調解、仲裁調解對接,開展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,讓案件糾紛解決渠道更加經濟方便、快捷高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