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賽為媒,讓更多的人看到城市包容、開放、文明、傳承的形象。南昌此番舉辦國際龍舟比賽,彰顯的是管理者對市民文化需求的關(guān)注與回應(yīng),體現(xiàn)的是一座城市的包容與氣度。
數(shù)十艘龍舟水上競發(fā),空中跳傘、特技滑水、龍獅齊舞讓人目不暇接,美食集市百余個品質(zhì)攤位琳瑯滿目,音樂噴泉煙花秀和光影藝術(shù)展夢幻上演,多支備受年輕人追捧的樂隊空降獻唱,還有樂園、海世界、商業(yè)、酒店等多業(yè)態(tài)文旅消費活動……
上個周末,如果你去看了南昌國際龍舟賽,相信一定會留下難忘的回憶。從早到晚,整個九龍湖人山人海,很多人感慨,繼南昌“特種兵式”旅游之后,國際龍舟賽又一次把南昌的人氣點燃。
大型體育賽事是城市品牌營銷的有效載體,尤其是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高度發(fā)達的當下,網(wǎng)絡(luò)傳播形成放大效應(yīng),帶來巨大流量?!耙豁椯愂聨蛔鞘小痹缫褜乙姴货r。
對于城市而言,一場賽事能帶來什么?比賽的背后“賽”的又是什么?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。
6月10日,市民聚集南昌市紅谷灘區(qū)九龍湖,觀看南昌國際龍舟賽。圖源:江西新聞客戶端
很多人奇怪,龍舟比賽年年有,這場龍舟賽為什么這么火?筆者親身感受了比賽盛況,認為至少有這么幾點。
首先是規(guī)格高、看點足。這場比賽有40多支龍舟隊近700名選手參賽,設(shè)有12人200米直道競速賽和22人500米聯(lián)合對抗賽兩個項目,是歷年來南昌舉辦的水平最高的龍舟比賽。
參賽隊伍不僅有大南昌都市圈代表隊和廣州、深圳、武漢、長沙等友好城市代表隊,還有韓國、泰國、德國以及在昌國際友人代表隊。比賽既有本土味,也有“國際范”。
其次是組織得當、內(nèi)容豐富。地鐵2號線條公交接駁線萬個泊位保障交通通暢,1000名志愿者和2000余名安保人員現(xiàn)場服務(wù)。
當天還有“鴻鵠大集市”“水幕音樂噴泉煙花秀”“啤酒音樂節(jié)”“光影藝術(shù)季”等文旅活動。選手在熱烈的環(huán)境中放手拼搏,觀眾則是來得方便、走得自由、吃得放心、玩得開心。在吃喝玩樂中,欣賞一場扣人心弦的賽事,豈不美哉。
更深層次的原因,還是人們對傳統(tǒng)文化推陳出新的期待。作為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習俗之一,端午吃粽子、劃龍舟的文化習俗已有千年之久,承載著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。
在文旅消費市場火爆的當下,舉行劃龍舟比賽,讓這種傳統(tǒng)習俗牽手文旅活動走進大眾視野,豐富節(jié)日生活,無疑點燃了人們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熱情。
中國南昌國際龍舟賽給市民和游客獻上一場精彩無比的水上盛宴。圖源:江西新聞客戶端
唐朝時端午賽龍舟常常是“柳堤花岸萬人招”,很受百姓歡迎。唐敬宗更是賽龍舟的忠實粉絲,他不僅下令建造十艘競渡船,自己還親自下場參賽。
到了宋代,很多地方賽龍舟已經(jīng)發(fā)展成全民性娛樂活動,黃公紹有詩云:“好是年年三二月,湖邊日日看劃船”。時任杭州知州的范仲淹就曾鼓勵當?shù)匕傩张e辦龍舟賽,以此活躍地方經(jīng)濟。
江西雨水充沛、河渠縱橫,各地很早就有端午賽龍舟的傳統(tǒng)。清光緒九年《九江儒林鄉(xiāng)志》記載:“鄉(xiāng)人每夏五月,必斗龍舟?!薄赌喜h志》詳細記錄了賽龍舟的精彩場面:“龍舟有專以竟渡者,不載旗幟,兩船并斗,數(shù)里外但聞鼓聲隱隱,瞬息即至,其捷如飛?!?
可見,當時的人們對賽龍舟有著極高的興致。今天,龍南楊村龍舟賽、分宜洋江龍舟競技、青云譜舨王廟龍舟賽、萬安龍舟賽等在當?shù)厝匀活H具影響力。
尤其是過去幾年,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和治安考慮,很多地方紛紛“禁劃龍舟”,不少人對龍舟賽翹首以盼。南昌此番舉辦國際龍舟比賽,彰顯的是管理者對市民文化需求的關(guān)注與回應(yīng),體現(xiàn)的是一座城市的包容與氣度。
辦好一場大型賽事不容易,不僅考驗著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,更需要管理者和民眾在文化消費上“雙向奔赴”。
近年來,南昌在大型賽事上頗為積極。中國擊劍大師賽、中國梅嶺越野挑戰(zhàn)賽等賽事已漸成品牌,今年還將舉行全國無人機競速賽、2023南昌馬拉松等全國性賽事??梢哉f,利用大型賽事提升城市人氣和品牌美譽度,南昌找對了路子。
辦一場賽事,重識一座城市。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經(jīng)濟盛行的當下,賽事就像是流量入口,有人就有流量。只有人來了,才能親身感受,才有機會重建印象。
來到南昌的外地觀眾,逛一逛珠寶街,看一看滕王閣,品一品南昌美食,對這座城市就會有不一樣的認識。各類賽事越來越成為南昌城市請柬、城市名片,有這些體育賽事的加持,消費南昌、美食南昌、活力南昌、動感南昌越來越深入人心。
辦一場賽事,拉動一次消費。賽事帶來了人氣,人氣就是消費潛力,有人氣就有話題。龍舟賽期間,南昌瞅準時機,圍繞大宗商品、贛菜美食、購物狂歡,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,把大賽“剩余價值”吃干榨盡。
就在龍舟賽比賽日當天,鴻鵠大集市、水幕音樂噴泉煙花秀、融創(chuàng)樂園主題活動等帶來多樣化的文旅消費體驗,多個夜市街區(qū)還舉辦美食節(jié)、燒烤節(jié)、啤酒音樂節(jié),人氣高漲。熱熱鬧鬧間,一座城市的活力和“煙火氣”相互碰撞,民眾的消費熱情盡情釋放。
辦一場賽事,塑造一個品牌。水是南昌的特色,城市因水而發(fā)、緣水而興。作為一項水上運動,國際龍舟賽與水城南昌相遇,帶給人更多期待和遐想。
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資源,本地資源與體育運動相結(jié)合,催生的是本土IP品牌賽事。一到端午節(jié),人們就想看龍舟賽,說起劃龍舟,首先想到的是南昌。到南昌打卡,看一場國際龍舟賽,逛一逛南方水城,與傳統(tǒng)民俗來一次“最美邂逅”。
6月10日晚,在南昌九龍湖公園噴泉廣場,一場流光溢彩的“九龍湖之夜水幕音樂噴泉煙花秀”精彩上演。圖源:江西新聞客戶端
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風骨。城市建設(shè)由“外延式”擴張轉(zhuǎn)向“內(nèi)涵式”發(fā)展,文化賦能是必由之路。對于城市發(fā)展而言,完善城市功能,涵養(yǎng)城市文化,培育新的增長點,體育賽事都是很好的切入點和突破口。
體育賽事是一扇窗口,讓更多的人認識一座城、走近一座城、愛上一座城,挖掘和利用城市獨有的資源稟賦,走一條體育、文化、旅游、生態(tài)融合發(fā)展之路,越來越成為眾多城市的選擇。
提升城市服務(wù)品質(zhì)。體育賽事能帶來參賽人氣,人氣的背后就是消費力。如何讓參賽者變成參觀者,讓流量變成“留量”,離不開城市精細化的管理和服務(wù)。
比如蘇州環(huán)金雞湖國際半程馬拉松賽,賽道串聯(lián)金雞湖、大運河等景點商圈,沿途安排昆曲、評彈表演,讓各地跑者感受姑蘇文化、細品古韻今風。一場比賽,就是人與城的一次對話,一次好的參賽和觀賽體驗,就把城市的溫度、品質(zhì)和內(nèi)涵傳遞給了更多的人。
建設(shè)文化消費城市。在城市大宗消費增長放緩的背景下,文化消費正成為悄然崛起的新勢力。所謂“哨聲一響,黃金萬兩”,一場深圳馬拉松,參賽規(guī)模達2萬人;一場貴州“村超”,就吸引了近5萬人現(xiàn)場觀賽,體育賽事儼然成了解開城市“流量密碼”的金鑰匙。
賽事熱鬧的背后,隱藏的是“文體搭臺、經(jīng)貿(mào)唱戲”的邏輯。一場熱門賽事能激活一座城市的交通、餐飲、住宿、門票,以及延伸的文旅消費,人們在這里吃喝玩樂游購娛。文體熱度升溫,燒旺的是消費的火焰。
塑造城市文化氣質(zhì)。一個“動起來”的人流露的是陽光和自信,一座“動起來”的城展現(xiàn)的是生機與活力。以賽為媒,讓更多的人看到城市包容、開放、文明、傳承的形象。與此同時,一場成功的賽事,厚植的是全民健身的群眾基礎(chǔ),激發(fā)的是強身健體的社會共識。
如今,體育早已躍出競技場,進入街巷阡陌,在大型賽事帶動下,運動健身正走向大眾化,“動起來”也日益成為市民生活新風尚。
當更多的人愿意邁開步子擁抱體育運動,當體育運動成了更多人的日常生活,一座運動之城、活力之都的基礎(chǔ)也就更加的厚實。